×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资讯>行业资讯

甲级监理公司分享我国建筑领域碳排放现状

所属栏目:行业资讯  时间:2023-04-11  作者:建基咨询

  建筑行业发展现状

  快速城镇化带动了建筑业持续发展,我国建筑业规模不断扩大。2007年–2019年,我国建筑建设的速度增长迅速,新增净建筑面积从7亿平方米快速增长至当前的每年17亿平方米左右。每年大量建筑的竣工使得我国建筑面积的存量不断高速增长,2019年我国建筑面积总量约646亿平方米,其中,城镇住宅建筑面积为282亿平方米、农村住宅建筑面积228亿平方米、公共建筑面积136亿平方米。

  建筑领域能耗现状

  建筑领域能耗主要分为建造阶段能耗和运行阶段能耗,根据《中国建筑节能年度发展研究报告2021》,2019年我国建筑领域建造能耗为5.4亿吨标准煤,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11%,高于全球5%的比例,其中,城镇住宅、农村住宅、公共建筑分别占比为69%、7%和23%。近年来,民用建筑总竣工面积趋稳并缓慢下降,民用建筑建造能耗自2016年起逐渐稳定并缓慢下降。2019年建筑运行的总商品能耗为10.2亿吨标准煤,约占全国能源消费总量的22%,低于全球平均水平30%。建筑商品能耗和生物质能共计11.1亿吨标准煤,其中,生物质能耗约0.9亿吨标准煤。从用能总量来看,呈四分天下的局势,四类用能(公共建筑、北方供暖、农村住宅、城镇住宅)各占建筑能耗的1/4左右[3]。随着公共建筑规模的增长及平均能耗强度的增加,公共建筑能耗已经成为我国建筑能耗中比例最大的一部分。

  建筑领域碳排放现状

  根据《建筑碳排放计算标准》(GB/T51366–2019),建筑的碳排放包含运行阶段、建造及拆除阶段、建材生产及运输阶段[4]。2019年我国建筑运行的化石能源消耗相关的碳排放约22亿吨二氧化碳,其中,直接碳排放约29%、电力相关的间接碳排放占50%、热力相关的间接碳排放占21%;建筑建设阶段碳排放约16亿吨二氧化碳,建材生产运输阶段用能相关的碳排放以及水泥生产工艺过程碳排放是主要部分,分别占比77%和20%;建筑施工阶段碳排放约0.95亿吨二氧化碳,其中,2014年之前建筑施工阶段碳排放一直快速增长,2014年后因建筑施工面积趋于稳定和施工水平的提升而缓慢下降并趋于平稳。从全社会碳排放总量的角度而言,2019年中国建筑建造和运行相关二氧化碳排放约占中国全社会总二氧化碳排放量的38%,其中,建筑建造占比为16%、建筑运行占比为22%。

  随着建筑需求的不断攀升、城镇化水平的不断提高,我国每年新增建筑面积约20亿平方米,加之在南方供暖市场逐渐扩大、人们对美好生活追求不断增长的情况下,我国建筑领域的碳排放量在未来10年内仍会持续攀升。若维持现有建筑节能政策标准与技术不变,建筑领域碳达峰时间预计在2038年左右,平台期将集中在2038至2040年,届时碳排放峰值约将达到25.4亿吨二氧化碳,这将明显滞后全国碳排放总量的达峰时间,无疑对我国兑现“2030年碳达峰”的目标构成了巨大挑战。

  因此,面对严峻的碳排放攀升形势,把绿色低碳理念融入建筑全过程,坚持发展超低能耗建筑、星级绿色建筑、电力替代、可再生能源建筑应用等综合技术措施,将是实现建筑领域节能减碳的基本途径。


电话咨询

AI咨询

AI咨询

免费通话

24小时免费咨询

请输入您的联系电话,座机请加区号

免费通话

微信扫一扫

微信联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