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资讯>公司新闻

红旗渠素质拓展红色教育学习心得----设计部

所属栏目:公司新闻  时间:2023-03-20  作者:建基咨询

  2023年2月9号至2月11号,公司组织总部机关及部分分支机构成员到安阳市林州市参与了为期三天的“弘扬红旗渠精神,凝心聚力创新篇”素质拓展训练。

  通过三天时间的参观学习,集体活动,思想教育,我的心灵受到了很大的鼓舞。尤其是“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和石板岩供销合作社“一心为民、勤俭办社、无私奉献的“扁担精神”让我内心无比震撼。由此是我感受到中华民族上下五千年的光辉文明,孕育出的精神财富是那么的丰厚,能给人无穷无尽的力量。

  当我踏上红旗渠,用镜头记录下那一渠清水,用心感受那一段往事,真切地体会到了林县人民修渠之难,理解了共产党人为民造福的初心。红旗渠精神是一种力量,它告诉我们,只要敢于担当、敢于拼搏,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解决不了的问题、干不成的事业。

  红旗渠精神已成为我们整个国家和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我们要做红旗渠精神的传承者、实践者、发展者,永葆红旗渠精神的青春与活力!

  通过本次的拓展学习,我对红旗渠精神有了深入的了解,被这种为改变命运而大无畏的精神气概所感动,也理解了林州作为环境条件并不突出的一个县级市却取得了如今的种种成就的内在的深刻原因红旗渠精神对我今后的工作和生活有很大的启发。

  首先是穷则思变。林州是一个历史上就严重缺水的地方,在这儿生活的人们饱受缺水之苦。当地流传着民国初年的一个故事,桑耳庄村的桑林茂老汉大年三十去很远的地方担回两桶水过年,前去接公爹的儿媳王水娥在接过公爹水担时不小心弄洒了水,羞愧的王水娥在大年初一早上被人发现已在屋里上吊身亡,一担水要了一个年轻的生命穷而不变注定是可悲的,林县人祖祖辈辈饱受缺水之苦,他们需要的是改变,改变这种生命无尊严的生活。穷则思变是改变命运的第一步和导火索,只有真正从思想上认识到需要改变了,命运之神才会在漫天的风暴乌云中为你裂开一道霞光。

  其次是超强的执行力。穷则思变是万里长征的第一步,还会有大量的困难在路途中阻碍着前行的人们。红旗渠的修建初期,人们对该工程的修建存在着轻敌和盲目乐观的情绪;在随后工程遇阻困难重重的情况下,又有一部分人产生了消极怠工的情绪。但是,林县人民有着强烈的责任担当精神,对于水的渴望是他们前行的强大动力。十万开山者绝壁穿石,挖渠千里,原计划 8 个月完成的红旗渠工程历时十年终完工,红旗渠的建设者们用自己的辛苦劳作甚至生命换来了“世界第九大奇迹”,改变了自己的命运。

  关键是党的领导。俗话说得好,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红旗渠工程是共产党人用使命和担当做出的战略抉择。林县人民在县委书记杨贵的带领下,通过十年的功力和汗水、十年的艰辛与智慧、十年的心血和砥砺、十年的追梦与收获,最终孕育了“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团结协作、无私奉献”的红旗渠精神。红旗渠精神已经写入了共产党人的基因里,时刻激励着他们,解人民所苦,忧人民所忧。

  学习红旗渠精神,就是学习林州人“十年修一渠,一渠成奇迹“虽然在新的时代,新的社会下,像过去那样艰苦的社会环境是不会再有的。但是正如马克思提到,决定事物发展方向的是事物本身的主要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的,所以,虽然没有让我们自力更生,艰苦创业的外部环境,但是我们仍然应该学习这种攻克困难,解决困难的韧劲应该把这种韧劲融入到工作和生活中。

  学习红旗渠精神,就是学习林州人“吃苦耐劳、无私奉献”。传承红旗渠精神,在当前社会中人民生活和物质都比较富有,在工作和生活中,我们应该摒弃浮夸,脚路实地,无私奉献,加强学习,不断提高,与时俱进,勇于创新,以实际行动不断把“红旗渠“精神传承下去并发扬光大,为公司的发展就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企业在不断发展过程中会遇到各种挑战和危机。作为一个建基团队的成员,我们要立足岗位,牢记初心,实事求是,勇于担当,传承和发扬好红旗渠精神,树立大局意识、使命意识,踏实进取、用心努力,以一名共产党员的要求规范自己的言行,努力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电话咨询

AI咨询

AI咨询

免费通话

24小时免费咨询

请输入您的联系电话,座机请加区号

免费通话

微信扫一扫

微信联系
返回顶部